首頁
/ 焦點新聞
誰隱匿疫情 看八大破綻
〔記者蘇恩民╱台北報導〕林榮第辯稱,因誤判劉姓洗衣工感染沙門氏桿菌,而引發肺水腫,但檢方卻根據林榮第的說詞、劉某病歷判讀結果,以及林榮第為卸責所採取的小動作,查出八項破綻。
通報前四天 已發現病例 檢方認定,林榮第早在通報前四天,亦即四月十八日,已發現劉某感染SARS,卻為逃避誤診疏失,刻意延遲通報,終至釀成國內SARS風暴。
調查顯示,四月十二、十四、十五日,劉姓洗衣工曾因高燒不退,三度前往和平醫院看診,林榮第當時誤判劉某可能感染沙門氏桿菌,遂安排劉某住進B棟八樓病房接受治療,期間並多次拍攝胸部X光。 十八日,劉某被安排轉進A棟五樓加護病房,直到二十二日凌晨三點多,另一名林姓洗衣工被其他醫師通報為疑似SARS病例,林榮第自知弊情即將曝光,才於同日凌晨四點,緊急通報劉某為疑似SARS病例。
檢方查出八項破綻包括:
一、四月十四日,劉某第一份胸部X光片出爐後,放射科醫師已在病歷上註記:「心臟擴大,肺部有間質性浸潤」;四月十八日,劉某胸部X光片已呈現「左右兩側肺葉嚴重浸潤」,與先前和平收治的另一名SARS患者曹姓婦人發病時胸部X光片十分相似,顯示劉某當時已出現SARS感染主要病徵。
二、四月十八日,劉某曾接受中央靜脈壓監測,數據為三公分水柱,遠低於一般人介於八至十二公分水柱的正常值,顯示劉某當時體內水分嚴重不足,幾呈脫水狀態,故認林榮第宣稱當時將劉某肺炎症狀,誤診為肺水腫的說詞,顯不可採。
三、林榮第稱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劉某高燒逐漸消退,因抗生素對病毒並無療效,才誤判劉某並非感染SARS病毒,但檢方調查發現,劉某退燒的真正原因,是林榮第持續讓他服用退燒藥,而非抗生素治療。
四、林榮第稱誤判劉某感染沙門氏桿菌,但檢方查知,林榮第當時曾取劉某的糞便做細菌培養,並未檢出沙門氏桿菌,且一般而言,沙門氏桿菌極少引發肺炎,反之,劉某的臨床症狀,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三月十六日公佈的SARS病徵。
五、四月十八日,林榮第見過劉某的胸部X光片後,隨即安排劉某轉進加護病房,改由陳威慎醫師主治,陳威慎具結證稱,林榮第當時告知:「劉某疑似感染傷寒,我已依規定通報」,但檢方查知,林榮第從未通報劉某感染傷寒,研判林榮第當時已知劉某感染SARS,為掩人耳目,並轉換病房,才欺騙陳威慎醫師,使其疏於防備。
接獲新病例 改先前診斷 六、林榮第堅稱劉某查無接觸史,也未出現疑似感染SARS症狀,卻在四月二十二日凌晨,接獲另一名林姓洗衣工被通報為疑似SARS病例的消息後,立刻改變先前診斷,緊急通報劉某為疑似SARS病例,豈不怪哉?
七、四月二十二日上午,林榮第通報劉某為疑似SARS病例後,突然調出劉某的胸部X光片,急找胸腔科及放射科主任研究,並要求兩人將意見具體登載在病歷上,檢方認為,此舉無異找人背書卸責。
八、林榮第坦承,相較於四月十八日,劉某四月二十一日的生命跡象顯有好轉,林榮第選在病情好轉後才通報,顯然與一般醫學常理有違。
〔記者蘇恩民╱台北報導〕檢方認定,吳康文為抗拒和平醫院收治SARS病患,對於上級指示的各項防疫政策,或「陽奉陰違」,或以「不作為」消極抵制,不僅未落實研擬、執行防疫措施,甚至刻意安排非SARS病患,佔滿院內負壓隔離病房,封院後,還以上級接管為由,坐視院內呈現「無政府狀態」,怠忽職守事證明確。
三月二十五日,吳康文召開院務會議時,林榮第曾表示,為因應SARS疫情,依和平醫院現有隔離病房標準將無法收治SARS病患,吳康文在聽取報告後,僅泛言要求各級主管落實各項感控措施,並無具體指示因應之道。
三月二十八日,和平醫院護理科主動簽報擬請門診護士主動詢問病患旅遊史、藥劑科建請醫療科及早採購治療SARS病患必要藥劑備用、秘書室簽請採購足量口罩及隔離衣等事項,吳康文卻在四月一日召開總醫師與護理長聯繫會議中,指示防護腳套、隔離衣為三級防護設備,「本院應斟酌其量,購置少許備用於相關單位」,顯無預作收治SARS病患準備之意。
和平封院前,醫護同仁針對門診或診察、照顧病患,發現有疑似SARS病患時,應採取何種防護措施、病患應送往何處安置及動線等標準作業程序,多次提出質疑,吳康文均未指示所屬擬定方案,也未安排相關訓練課程,僅多次在會議中空泛表示希望同仁加強防護,使和平醫院員工幾無吸收SARS防疫相關知識的機會。
無防疫準備 稱不收病患 吳康文甚至在對醫院內同仁演講時,公開表示和平醫院不收SARS病患,林榮第也曾向醫護人員宣稱,院內只有二級防護,不適合收治SARS可能病例,吳康文並刻意安排其他肺結核或B級隔離患者,佔滿負壓隔離病房,使得和平醫院員工的警覺性大為降低。
此外,四月二十四日和平封院後,吳康文身為指揮官,卻以和平已被接管為由,拒絕規劃、處理醫院內感染防疫措施,使和平醫院疫情未能及時遏止,直到四月二十六日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何美鄉偕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官員進入和平醫院內指導防疫、四月二十七日台北市政府前衛生局長葉金川進入醫院接掌指揮後,疫情才逐漸獲得控制。
|